对于太阳系以内的天体,最适宜的测距方法是视差测距法。视差测距的原理,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视差大小确定目标与观察者的距离。相信许多人对视差现象并不陌生。当我们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经常发现两只眼睛呈现的视野并不重合,而是存在少许偏移,距离越远的物体偏移越小。以至于遥远的群山、天边的云朵、头顶的星月等目标,我们的双眼就很难察觉出它们的视差,因而出现了“月亮走,我也走”的神奇现象。
另外,在战争年代,熟练运用“跳眼法”测距是许多炮兵的必修技能。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人的双目视差。深谙“跳眼法”的炮手只需伸出大拇指对着目标比画一下,就能心算出击中目标所需的炮筒仰角,然后一发即中。天文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运用视差测距法对太阳系内的天体展开测距是在18世纪60年代,当时发生了两次难得一见的金星凌日天象。实际上早在1716年,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就发现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天文学家可以大幅提高太阳视差的测量精度。
所谓太阳视差,顾名思义,指的是两个相距地球半径那么远的观察者同时观察太阳中心时,彼此视线的夹角。它也等于从太
阳中心看地球时,视线张角的一半(为什么?读者不妨思考一下)。太阳视差与日地距离的大小紧密相关,后者被称为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参量,太阳系的实际规模与恒星距离等都与它有关。如此一来,如何精确测量“天文单位”就成了18世纪天文学的前沿课题。
|